感悟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gǎnwù,是指人们对特定事物或经历所产生的感想与体会。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法师利苍蝇哲理故事(合集4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法师利苍蝇哲理故事1
法师利苍蝇哲理故事
玄奘法师在给弟子授课时,经常会因为太过投入,直至掌灯时分尚不自觉时间之流逝。
一日,玄奘法师在一间习课室内给新入门的弟子讲授《妙法莲华经》,不知不觉间。外面已是红日低垂,暮色四合,习课室因为背靠一棵百年菩提,浓荫匝地,更显幽暗,徒弟们不得不掌起一盏青灯照明。
这时候,一只苍蝇悄无声息地溜了进来,它一会二落在青灯上,一会儿趴在经书里,一会儿又叮在小徒弟们的光头上,片刻也不消停。
几个童心未泯的小和尚开始用僧袍驱逐这只小苍蝇。但也只是轻轻地驱逐而已,因为剃度的那天,他们曾在佛祖面前修习过佛门八戒,戒律的第一条就是不准杀生。所以,虽然苍蝇很讨厌,小和尚一时也奈何不得它。
但是这只苍蝇很聪明。它似乎能看穿这些小和尚的满腹心事,明白他们听了这么久的经,两条打坐的腿早就麻得受不了啦,肚子也饿得咕咕叫了,更重要的是,它知道这些和尚不会伤害它。于是,它就肆无忌惮地在屋子里飞来飞去,想在每个人的光头上都亲一口。
一直低垂法眼的玄奘法师,已然感觉到众徒弟的异样。但是他并没有责怪他们的心不在焉,而是朗声问道:“苍蝇因何而来?”
一位徒弟高声回答:“因光而来,我们掌起了灯,苍蝇看见了亮光,自己就飞进来了。”
“那它又会因何而去呢?”玄奘法师手捧经书,一动不动地问。
众弟子默然,在心里琢磨着玄奘法师的这句话。
这时候,刚才答话的那个小和尚噌地从地上站起来,他向玄奘法师施了一礼,然后一口气吹灭了青灯,打开门,外面的光线立时透了进来,苍蝇一下子就飞出了习课室。
玄奘法师微微颔首,眼神里透出期许的光芒,他的`目光环视了一下整个房间,看着众弟子朗声道:“有为财采的,得了财他便会自行离去;有为光来的,看见亮光他也会自行离去;有为智慧来的,得了智慧他便会自行离去。世间万象,芸芸众生。因何而来,便会因何而去。”
室内沉寂无声,只有玄奘法师的那一席话,像一道不绝如缕的檀香,在众弟子的耳畔萦绕。
法师利苍蝇哲理故事2
1) 法是要启请的,要求法!他不求,你给他,他不要,他不放在眼里。到哪一天他看出来了,知道这个东西好,向你求的时候,再给他一点;再求,再给他一点,这就对了。
2) 过去生中造妄语的罪业,这个人今生的果报是常常被人毁谤、常常被人骗——社会上确实有很多这种人。诸位要晓得,在这一生中决定不妄语,这种人有福,不但一切众生相信他、尊敬他、仰慕他,他能生净土。
3) 过去造作的罪业,不要去追悔?为什么?你每想一遍就又造一次,再想一遍又造一次,好了,你阿赖耶识的罪业就愈来愈多了。
4) 今天社会**,可以说是举世之人,都苦不堪言。我们在这些苦人当中还挺幸运,幸运在哪里?遇到佛法,尤其是遇到净土法门。换句话说,只要我们把佛法变成我们生活,我们能真正离苦得乐!
5) 即心是佛,何必持名念佛?此乃学佛人之邪知邪见。所谓“自性弥陀,唯心净土”是理,不可执理废事。众生迷惑颠倒,不攀缘佛即攀缘六道,念头是刹那不停的。与其攀缘俗念,不如攀缘净念。烦恼未断,生死未了,很想成佛,念佛即成佛的增上缘,岂可轻视持名念佛法门?
6) 法布施是我这一生修学的重点!什么是法布施?帮助众生破迷开悟、离苦得乐,这就是法布施。所以你所知道的要教人,教人不仅仅是言教,著书也是属于言教,最重要的是身教,你要做到,那个感人很深。
7) 古人说,“三天不读圣贤书,面目可憎”,现在人处今天这个社会,一天不听经,就被境界所转,这是真的。
8) 佛跟我们讲“依报随着正报转”,正报是人心,依报是环境;人心好,就风调雨顺,人心不好,这自然环境就变坏了——这是感应!
9) 讲没有用,讲的话好听,你能做到吗?我们必须要做出来给人看,这是觉悟的人他才会干这个事情。这种事情,在现在的社会,人们把它叫做傻事;有智慧的人,人们把他当做傻人!
10) 听经,量不必多,不要听很多种,要重复,遍数要多。古人常讲“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这是古人订的标准,至少是一千遍。
11) 一个人能接受佛的教训,是多生多劫的福德善根所致。印光祖师说,能够死心塌地地念阿弥陀佛,求生极乐世界,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是第一等聪明人。佛说末法时期净土成就,所以今世修行人应以修净土为正行。
12) 佛的神通能力比魔还要超过,但是为了避免魔冒充佛,佛不用神通做佛事,佛用教学。魔不能教学,讲经说法他不行,他对这些道理不懂,他只有法术,所以佛绝对不以神通做佛事,这个一定要知道。
13) 修行人最怕的是嗔恚,所谓“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所有一切障碍统统都来了,业障都现前了。可是几个人能不发脾气?所谓“念佛的人多,往生的人少”,为什么?这一发脾气就不行了,就成了障碍。
14) 如果你对待一切人还有分别,我喜欢这个人,我讨厌那个人,你这个念头是迷、是惑,是在造业,你没有觉。觉心是真心。你不是用真心,你一天念十万声佛号,你还是生死凡夫,正是古德所说“喊破喉咙也枉然”,没用!
15) 真正念佛的人对生死不惊不怖,他的心是定的,这定心就是净土受生之心。专修净土的,临终最后一念是阿弥陀佛,决定往生西方——十念一念皆得往生,决定在临终一念!
16) 心清净,智慧现前,你看看,一、两年效果就收到了,所以,我们要懂得一门深入!学佛有什么好处?“佛法德用”。这个德跟得到的“得”是一个意思,古时候这个德是通用的。你所得到的是什么?是“大觉”,得到的是智慧。
17) 古人常讲,“宁动千江水,不动道人心”,世间什么样的恶事都可以做,破坏僧团、破坏正法,那个罪不得了!不是世间任何恶业可以相比的。
18) 世间人有欲望,我们也有欲望,我们的欲望跟世间人不同——我们希望生西方极乐世界,希望见阿弥陀佛。我们有这个欲望,我们要努力去追求。怎样去追求?忆佛念佛,不间断、不夹杂。
19) 法布施里面最殊胜的是“依教修行布施”,我们能够真正依教修行,不但福田具足,功德也具足了,所以这是最殊胜的福田。
20) 惜福就增福,增福就增寿,这是肯定的。其实我们哪里会贪图寿命?尤其是这个世界太苦了,要寿命干什么?我们有一天寿命,有一天健康,认真努力干一天,决定不能懈怠,一切为正法常住,一切为安乐众生。
法师利苍蝇哲理故事3
1) 念佛一定要趁早,所谓是“练兵千日,用在一时”。我们天天念佛,天天断恶修善,天天积功累德,为的是什么?怕临命终时有障碍。
2) 无量无边的烦恼,那个病的总根就是这个“贪”字。佛教我们用什么方法来对治它?用布施。六度第一个是布施,布施是度悭贪的,是来对治这个烦恼的。
3) 念经的时候要专心,专心就是修定;念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字没有念错,句子没有念颠倒,这就是修慧。
4) 清净心、善良的心,是你的本性,是佛心,你怎么会不成佛?为什么自己要作贱自己,把人家的长处、好处忘得干干净净,专门看人家的恶念、恶行,变成自己一身的罪恶,养成自己的恶心?关键都在这一念之间。
5) 因果决定不能够变更的,不能抵消的。譬如说我过去做的恶事太多了,现在多做一点善事可以弥补、可以抵偿,没有这个道理。
6) 世出世间最大的好事、最大的善行,无过于帮助众生觉悟。所以诸佛菩萨给我们示现的最大善行,就是教化众生。
7) 佛没有心想,所以佛境界里一切法不生不灭,不来不去,不常不断,不一不异,法尔如是,这是诸佛如来、法身菩萨所见到的真实境界。
8) 贪嗔痴慢,这个傲慢是大烦恼!读得愈多,烦恼愈长,这不是佛法。佛法真正通达,那个人一定非常谦虚,对人一定是谦恭有礼,因为一切事实的真相他看得清清楚楚。
9) 在佛门,什么叫开悟?晓得自己有过失叫开悟,这个人觉悟了。所谓“悟后起修”,悟了以后你能改,改就是修,就是修行。
10) 如果想要为众生服务,你要有服务的能力。
法师利苍蝇哲理故事4
哲理故事:蜜蜂与苍蝇
蜜蜂与苍蝇的`实验
一位科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把几只蜜蜂放在瓶口敞开的瓶子里,侧放瓶子,瓶底向光,蜜蜂会一次一次地飞向瓶底,企图飞进光源。它们决不会反其道而行,试试另一个方向。困在瓶中对它们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情况,是它们生理结构所始料未及的,因此,它们无法适应改变后的环境。
这位科学家又做了一次实验,这次瓶子里放的是几只苍蝇,瓶底向光,不到几分钟,几只苍蝇都飞出去了。它们多方尝试——向上、向下、面光、背光。它们常会一头撞上玻璃,但最后会振翅飞向瓶颈,飞出瓶口。然后,科学家解释这个现象说:“横冲直撞要比坐以待毙高明得多。”
【启示】:在人生的道路上,许多人因害怕失败而不敢“轻举妄动”。这种恐惧的心理,使许多人更丧失了成就未来的大好时机。实际上,在实现人生价值、人生理想的过程中,往往总是伴随着挫折、痛苦和失败。所谓“心想事成”、“一帆风顺”,只不过是人们的美好愿望而已民。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具备百折不挠的意志品质或者叫做“屡败屡战”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