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阅读教学呼唤文本对话策略

教育文摘 |

时间:

2018-04-17

|

【www.99888y.com--教育文摘】

阅读教学呼唤文本对话策略

  对话理论认为,对话是由独立的、具有内在自由性的多种观念组成的“大合唱”,“每个声音的个性,每个人真正的个性,在这里都得到完全的保留。”【1】对话,既是一个哲学范畴的理念,又是一种教学策略,同时也是一种教学方法。被誉为“拉丁美洲的杜威”的世界著名教育家保罗?弗莱雷认为,教育具有对话性,教学即对话,对话是一种创造性活动.。【2】因而,对话理论被运用到阅读教学中来,凸现文本、读者的主体地位,文本对话即阅读主体与文本的主体主体进行思想的碰撞和心灵的交流,正如法国文学家佐拉所描述的:“在读者面前的不是一束印着黑字的白纸,而是一个人,一个听者可以听到他的头脑和心灵在字里行间跳跃着的人。”《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这样的多重对话,并非并列关系,而是以每个学生个体作为阅读主体与文本的对话为中心的,其它的对话都为了学生个体与文本对话营造一个良好的交流环境,发展真正意义上的思维质量。可见,阅读呼唤文本对话。

  一、 对现实阅读教学价值的呼唤

  好的教学是生成性、主体性、给出性的活动,是有价值的教学。【3】只要研究传统的阅读教学和阅读教学的现实,就会发现学生不能从中找到意义感、价值感。一位学生说:“我喜欢读朱自清,但不喜欢老师讲朱自清。因为我读老师讲的朱自清的《背影》,我得到的只是一些所谓的‘关键词’而已。”这位学生厌恶传统的教学把整体割裂为知识点、能力点的训练。张志公先生说:“语文教材里有比例不小的文学作品,但并不是用来进行文学教育,而是用来‘读写训练’的,连古典文学作品也不例外。这样的语文教学,语文教材,实际上是一种互相掣肘,两败俱伤的作法。”事实上,以技术训练为主导的教学与考试模式融为一体,教学就一味追求显性、刚性,功利目标,教学就枯燥无味沈闷,育人功能沦丧,主体性流失。然而,进行新课改,却产生了阅读教学的畸形,如“过分阐释”、“任意拓展”、“伪阅读伪问题”等。某一位新课改,教学朱自清的《背影》,大谈自己的父亲不“婆婆妈妈”,而不顾文本中的“背影”的凝重,甚至拓展父亲“违反交通规则”等。这不是风马牛不相及的过分联系么?“某一优秀教案《祝福》三节课共设计了22个问题,而且大多脱离学生的实际理解水平和生活经验,诸如“小说的线索是什么”,“本文采用什么结构方式,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等。显然,这种“问题式”的教学,是一种非正常状态下的伪阅读。更有甚者,完全脱离文本,抛弃阅读的感受与理解,忽视对文本的具体化与重组、轻视理性把握与阐释,违反了阅读心理规律。有一位教师上朱自清的《春》,前面12分钟朗读,接着用10分钟归纳内容要点,再是5分钟主题讨论,这样27分钟后拓展至春天、拓展至有关巴金、鲁迅、中国。外国、电影、歌曲等。无疑,后27分钟的内容属于任意拓展。

  可以说,上述课例都是“无味”的阅读教学。为什么现实存在着这样的无味的教学呢?“味”,是对于阅读个体当下的意义、价值。理论告诉我们,对话作为一种教学策略,没有任何一种方式比它更能沟通与文本的交流,没有更能构建主体价值的策略。

  二、 与教材和编者对话

  要从“教教材”走向“用教材”,把握教材的核心内容,大胆而灵活地进行调整取舍,从而进行因材施教,就必须与教材及其编者进行对话交流,领悟教材的主旨和编者的意图。粤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编写组曾对“语文水平一般”的学校进行调查后,发现一个共性的问题就是阅读数量和质量不理想。因此就把切入点放在阅读上,以阅读为杠杆构建以“阅读为主线,听说读写有机结合”的体系,加强阅读指导,以“点击链接”的形式,对阅读的理论、方法、兴趣、习惯等作了系统的指导。同时 ,理清文本与写作的关系,引导加大阅读量,强化思考的力度。【4】总之,以活动探究为支点,以阅读为杠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

  三、 与文本对话的策略

  1、师生对话策略。

  对话理论使阅读教学凸现以下特点:一是教学过程是师生互为主体,共同构建、共同创造的过程,是师生真正意义上的心灵交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师生要建立平等、自由、同情、关心、宽容、鼓励、帮助的关系。对话和理解使双方面对面的相遇,每一方都把另一方看作是与自己“交谈”的“你”,这是第一人称与第二人称的关系,双方亲临在场,在精神深处被卷入被沈浸和被吸引到对话之中。这就要求老师一要消解权威,树立平等观念。“平等”并非法律上的平等,而是内在的当下个体能感受到的真实的“我——你”之间的平等关系。这就要求教师要转变传统的高高在上的“师道尊严”为“彼此朋友”的和谐融洽的关系的新型师生观念。二是要创设民主、真诚、信任的对话氛围。为此,教师要有现代的人学观,有意识地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这就要求老师像父母在自然地教育子女,充满着爱。三是充满追求与创新的精神。教学中的对话交流,每一种思想观念都是真实的,每个想法都应别出心裁的摒弃陈腐、雷同,发展一元与多元价值思维。

  2、预设、激活的策略。

  预设是指教师在与文本先期对话的基础上设计的学生与文本对话的基本路线。这种预设主要是利用和挖掘对话资源,包括外部资源和内部资源。外部资源包括文本的背景知识、作者的生存状况、学生的学习状态和生活环境、链接的知识短文、教学空间、教学手段等;内部资源既指文本自身的意义,包括语言要素、表达方式、阐发的道理、作者的思想感情、价值价存在观念等,又指学生的生命的智慧和潜能,包括学生的情商、生活经验等。例如与《背影》对话,一是把握文本的特定背景。有的学生从父亲爬站台攀越栏栅的事件中,读出了“父亲违反交通规则”的感受,显然脱离了文本的特定环境和时代背景。二是文本结构的预设。从父亲攀越栏栅的事件中,有的读出“违规结构”,从买橘子的行为中,有的读出“违背环保”、“不文明”的认知结构,显然是违背了文本的“亲情结构”范型。三是思维逻辑预设。如果父亲“违反交通规则”,就要受交警的处罚;如果父亲“违反环保”就要接受环保部门教育,这些是否与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文本的情节相悖呢?显然,抛开文本自身意义,就不能进行对话。这是预设的基础条件。预设不能脱离背景、结构、逻辑,否则就会陷入导向“任意拓展”、非理性的“过分阐释”、违反阅读规律的“伪阅读伪问题”等歧途。

  如果说预设是实施对话控制,那么,激活则是发展形象思维、创造性思维的推动器,两者相辅相成,生成一个驱动阅读主体与文本展开对话的系统。与文学类文本对话就要利用文学文本的“空白点”、“未定点”,整合预设激活,通过解读使文本说话,一旦文本主体被激活(当文本成了解释对象时),他便向阅读主体提出问题,促进文本内在意义与阅读主体的外赋意义共同作用,以唤起阅读主体的生活感动,驱动内动力去创建文本意义与价值。对话理论认为,不能为对话而对话,要整合内外资源,激活对话主体。首先,考虑与文本对话会产生什么问题,做较为充分的准备。其次,考虑与文本对话的问题区间,对区间问题进行激活:一是与文本对话而“对话”不明的。文本往往内容丰厚而底蕴深沈,“无从可对”,即使“有可对而不明”。如,与李密的《陈情表》对话,虽然有的能抓住作者的“孝”情对话,但是往往未能和文本主体展开对话而困于对话不明状态。如果能加以暗示、点拨等,就能激活对话。此时,可适当提出思辩性的问题,如有人说:“在面对动辄杀戮的晋武帝时,李密卑躬屈膝,摇尾乞怜,气节全无,表现出一个可恶、可鄙、令人唾弃的软弱文人。”宋代学者赵与时在《宾退录》中说:“读诸葛孔明《出师表》而不坠泪者,其人必不忠;读李令伯《陈情表》而不坠泪者,其人必不孝;读韩退之《祭十二文》而不坠泪者,其人必不友。”你是否同意以上的说法,请与文本展开对话,陈述自己的感受看法。二是情感体验而“体验”不到的。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渲染了淡淡的荷塘、淡淡的月色、淡淡的哀愁。有人认为“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是借花草美人以寄托关心南方革命形势之慨”;也有人说,“‘今晚若有采莲人……’,是一种‘解闷’,是两种生活性质比照”。熟语说得好,“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你能体会此时此刻的情感吗?三是探究问题而“探究”不出的。对话过程是充满质疑、发现、思考、探究的,但由于主客观原因,常有探究不出的问题,关键是探究的问题是从既定文本出发,有所发现、有所质疑,还是从某些原则或公式出发?如与司马迁的《鸿门宴》对话,就有提出质疑的:一疑项伯私下里夜走霸上见张良、刘邦,回去竟报项王,替刘邦开脱,难道项王既不察其动机,又不追问原委,更无半点怀疑?二疑:沛公是抄小路回霸上的,二十里山路,要跑多长时间?这期间项王会干等而不加追问?三疑:刘邦逃宴,借口“如厕”,而张良的解释是“不胜杯杓”,接着又说“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能否自圆其说?以上质疑虽不是预设的而是自主探究中自然生成的,但是是在细读的基础上提出的,是难能可贵的。其实这些问题是作者运用“颊上添毫”的虚构手段所带来的漏洞。最为重要的是,要让问题自然生成,而不是带着问题去阅读去探究,切实自主探究,尊重学生的见解,鼓励批判质疑,发表哪怕是荒唐的看法。

  3、问答和讨论策略

  不论是“参与——体验——分享”,还是“合作——交流——评价”,或是“涵泳——熟读——玩味”的对话式教学模式,都离不开问答和讨论。问答,让学生有所发现有所感受有所体验,并从中生成问题,发问权师生共享,共同参与、共构意义。

  发问的策略。教师的发问要把点拨、启发、引导、激励留给自己,要把阅读、理解、领会、体味、品味、感悟还给学生。因而,拒绝“显性对话”式问答,引发“隐性对话”是问答的要义。成功的对话式发问有如下范式:一是“一点辐射式”。如抓住《陈情表》中“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的总冒,向各个层面辐射,什么“险衅”?什么“闵凶”?二是“一线串珠式”。拎出主动脉,牵一发而动全身,如从琵琶女的形象拎出叙事类文学文本的主动脉:琵琶女——杜十娘——刘兰芝——鲁侍萍——水生嫂——翠翠。三是“选点整合式”。如与《荷花淀》对话中,抓住夫妻对话的点进行品味:“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如果把中间的句号改为逗号怎样?四是“借题发挥式”。可借的“题”很多,诸如历史典故、文化文体知识点、文本中某个话题、语言层面的语感点等,如从朱自清的散文中善于景物女性化的描写中,探究他的女性情结。

  讨论策略。实施讨论必须立足于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根据语境揣摩语句含义,阐发文本内容,研究表达形式。否则,就对不上话,讨论就会流于形式。也就是说,解文、知人、论世、察已是对话的四重视界,前二者无须讨论,后二者是一体两面,都指阅读收获、阅读感悟,需要交流讨论。如,周朴园有没有真爱?一石激起千层浪。交流讨论是多重思想碰撞的过程,因而要有准备、有组织、有评价等的策略。事实表明,交流讨论、合作探究是发展思维的有效途径。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流合作后,仍是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合作交流后就是思想的多元化。当然,在对话过程中,谈话、问答、讨论是显性的,而解读、评价、感悟、联想、再造才是隐性的。但对于正在实施新课程来说,文本对话是对话策略中的策略。显然,解读是至关重要的,所以立足于文本解读是实施对话的核心。解构主义认为,对话应以文本的意义、价值的建构为旨归。通过读、解、悟来“完成过去”从而“启迪未来”,促进主体间的交流、融合,是文本对话的教学追求。

延伸阅读
寒冬里的笑声欧阳腾飞如今的我,虽已过了而立之年,但每每想起小时候滑冰车的情景,还是会不自觉地笑出声来。北方的冬天特别冷。室外就是天然的大冰柜,透心凉。但,冰上和雪地便是我们孩子的游乐场。一次,一个小伙伴建议大家自己做冰车,然后在冰上玩速度比赛。我灵机一动,嗖嗖跑到山坡上,折几根松树枝,挑出一技巧 -教育文摘
2024-03-17
反思教育的度——读《自己拯救自己》有感塞缪尔斯迈尔斯的《自己拯救自己》中所描述的自助者天助之,让人印象深刻,也发人深思。自助精神是个人所有真正成长的根源,它体现在生活的众多方面,自助使人得到恒久的鼓励。而外界的帮助使人更加脆弱,无论你为一个人或阶级做了什么,从某种程度上讲,就是减弱了他们为自己努力的其它 -心得体会
2024-03-17
学习宪法的心得体会在上周的早自习上,我们班开展了“学宪法,讲宪法”国家宪法日主题教育活动,同学们认真学习了宪法内容,并进行了各自想法的表达。在浓郁的学习气氛下,同学们表示收获颇多,宪法内容也牢记于心。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一个国家若想安稳,离不开宪法的保障,宪法作为最大的一国之母法,是神圣庄严其它 -心得体会
2024-03-17
破土而出的种子陈槟什么会破土而出?一粒粒种子。植物世界中有无数的种子,大大小小,各种各样。春天到了,把每一粒种子埋到泥土里,它们蜷缩在黑暗之中,慢慢膨大,不断积蓄力量,似在沉默中等待,等待适当的机会冲破土壤,去接受大自然的洗礼。春天,我把小院的地进行了整理。翻地、施肥后,在土壤里埋下了喜欢的花种技巧 -教育文摘
2024-03-17
以梦为马,不负韶华严晓红学校里一年一度的运动会拉开了序幕,我很荣幸参加儿子学校的运动会。清晨,和煦的阳光洒满美丽的校园,透过稠密的树叶洒落下来,点点金色的光斑,同学们个个精神抖擞,整齐有序地进入宽阔的操场。一派生机勃勃,充满朝气,正如那八、九点钟的太阳。各班学生们,穿上他们精心挑选的特色衣服,技巧 -教育文摘
2024-03-17
一碗汤面条文 聂建国立冬前,下了2018年最后一场秋雨。俗话说“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虽然没有数过到底下了几场秋雨,但气温已是骤然下降,好像提前进入了冬天。接上孩子骑行在路上,浑身冻得直哆嗦,恨不得回家把所有的棉衣都穿上。回到家,放下闺女的书包,就在想做什么饭才能满足挑剔闺女的胃口。小技巧 -教育文摘
2024-03-17
周国英家风的熏陶——读《家庭的力量》有感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家庭幸福则社会祥和,家庭与社会紧密地联系着,好的家风家教是孩子成才的关键,良好的教育从家庭教育开始。《好父母教育出好孩子》中所提到的金榜才俊王彦南、王彦儒正是在良好的家风家教中,才以一步步走向成功其它 -心得体会
2024-03-17
毕业季,离情别绪作者: 惜文孟艳丽,应该小我两岁,我姑且称她老孟。虽未曾谋面,但如有来生,注定会是我亲妹。又是一年毕业季,又是一个别离时。昨天小女儿毕业离校,等老孟急匆匆赶到,女儿已坐上高铁。老孟哭了有二十多分钟,说女儿离开也不告诉她。可我知道女儿是怕离别,受不了告别的场面,她说“太难受,看到阿姨还技巧 -教育文摘
2024-03-17
边宜婷成长中总有许多感动,让人难以忘怀。一个会心的微笑,一声由衷的赞美,一句鼓励的话语,都能温暖一颗受挫的心,化磨难为成长的动力。小时候的我,特别顽皮,总会做些幼稚的事,因此常常挨批。记得那次,家里刚安装上电视机顶盒,出于好奇,我特想看看它到底由啥组成,于是就反复摆弄,致使它完全瘫痪,望着被我技巧 -教育文摘
2024-03-16
李志蕊自古就有在庭院种植石榴树的习俗,从开花到结果,不仅能美化庭院,更能给人们带来收获。还有石榴寓意美好,象征着多(籽)子多福,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石榴花开红艳艳,红花绿叶相互簇拥,美轮美奂!看到石榴花,就想到石榴果,石榴果熟,粒粒晶莹剔透,让人口舌生津,垂涎欲滴!很多年前,奶奶居住的老院里有棵技巧 -教育文摘
2024-03-16
  •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