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佰》是由华谊兄弟电影有限公司、北京七印象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出品,管虎执导,黄志忠、欧豪、王千源、姜武、张译、杜淳、魏晨、李晨、俞灏明等主演的战争题材影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挺进大别山电影观后感1500字汇编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挺进大别山电影观后感1500字
这部影片讲述的是:1947年3月18日,国民党军队占领中共中央政府所在地延安,中国革命处于危急关头。为粉碎国民党军队对我陕北和山东解放区空前规模的重点进攻,扭转战局,刘邓大军南渡黄河,在鲁西南与敌人鏖战,先后取得郓城、定陶、六营集战役的胜利。接着,又攻克敌重兵把守的羊山集。此时,颇感不妙的国民党当局紧急调集35万大军日夜兼程扑向羊山集,并企图利用当地连降暴雨洪水猛涨之机,袭击我军。面对严重的敌情、水情和党中央发来的“陕北情况甚为困难”的电报,刘邓彻夜未眠,毅然决定立即南下。部队在连续作战、疲惫不堪未及休整的情况下,冒着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过黄泛区,渡沙河、汝河、淮河,向大别山英勇挺进,并胜利到达目的地。刘邓大军在大别山坚持战斗,经历了极其艰苦和令人难忘的战斗岁月。最后以伤亡近半的代价,实现了中央的战略意图,使解放战争形势发生了根本性转折,人民解放军提前进入了战略进攻。
这部影片给了我很深的震撼,其中有几个情节镜头令我记忆尤其深刻。
镜头一:战士们在寒冷的冬天,赤着双脚踏着结冰的河面过河。很难想象,在那么冷的冬天,他们就那样赤着双脚踩着结有冰块的河面行走,双脚都冻紫了。换做是我们,在那么冷的冬天穿上厚厚的袜子鞋子都觉得冷,跟别说赤脚踩冰块了。可是在那样恶劣的环境条件下,他们却没有一个人吭声,而是那样坦然地在结有冰块的水中趟过。
镜头二:战士们边打仗边洗澡。影片中战士们因为水土不服身上长满了疥疮,在泡澡治疥疮的时候他们还要防止敌人的进攻。洗澡的时候一队人洗,另一对的人就拿枪在旁边打敌人,然后换班。当看到战士们在水中嬉戏,玩闹,脸上露出的那种开心的笑容的时候,我为之动容了。那需要多么乐观的心态啊,才能在那样的环境中懂得享受那片刻的快乐。
镜头三:刘伯承和邓小平互相争着南下,把危险留给自己,把希望让给对方。在那种战争形势下,要南下就必须突破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就意味着一路上会接连不断的遇到危险。明知是危险的,但刘伯承和邓小平互相争着去,这不仅仅是因为他们之间有着真诚而深厚的战友情谊,更是因为他们都有着一颗无私而伟大的心。
我被他们这种不畏险阻、不怕吃苦、无私精神以及乐观开朗的态度深深打动了。我觉得这不仅仅是一部反映战争的影片,更是一部具有深刻教育意义的教育影片。看完这部影片,我忍不住开始反省我自己。
【篇2】挺进大别山电影观后感1500字
我们一起观看了解放初期的重大历史转折点——《挺进大别山》,学习了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革命精神:顾全大局,勇挑重担的精神;艰苦奋斗,战胜一切困难的精神;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齐心协力,精诚团结的精神。
真实故事发生在我就学的红色土地——大别山麓。解放战争初期,为了改变战局,毛泽东决定向蒋介石在战略上的薄弱后方——大别山发动战略反攻。制字了两翼牵制的作战方针,南线主力三军配合,由刘、邓率领的晋翼鲁豫野战军主力中央突破,从黄河北一直攻到长江,占据了战略要地大别山。粉碎了敌人的重点进攻,收复了失地,使战争的进程大大地加快。这是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到战略反攻的一个大转折。
当灰蒙蒙的画面出现在我眼前时,我不禁惊呆了,不禁为当时支撑他们前进的精神所折服。期间有一个感人的片段深深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位党员,当刘邓大军面临前堵后追的迫境时,刘伯承不得不做出痛心疾首的决定:舍掉一切武器和装备,徒步挺进大别山!然而却在队伍中出现悲怆的反抗声。原来一名战士死死坚守在他的大炮上,不让任何人炸毁它们,因为那架大炮是他的三个出生入死的战友用鲜血与生命换来的。铁血男儿,几经生死,却在此刻流下了无助的眼泪……最后队伍不得不将所有行军包袱都扔掉。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刘伯承最后意味深长的那句话:“跟着走!走到前面去!即使我们空手走到大别山,也是一种胜利!”
跟着走!走到前面去!我们跟着的,就是我们的党,我们的信仰!
据报载,前不久,重庆市94岁的老红军袁昆去世了。他留下遗嘱,要子女给他交上最后一次一万元钱的党费,说:“我死了,但共产党员的身份没有变,死后没有工资了,那就一年交一块钱,要交一万年党费!因为我们这些人就是喊着‘中国共产党万岁’去冲锋陷阵的,‘中国共产党万岁’就是我们的信念。这一万块钱的党费就是我对党的一份感情!”袁昆在革命战争年代的血与火中铸就了“跟着共产党走”、“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到底”的坚定信念,从此忠诚于党、忠诚于自己的信仰,哪怕是在离开人世时,也要为他坚信的万世长存的党做最后的奉献,这怎能不让人为之震撼和动容?
信仰,是一个人的精神支柱。巴金说,支配战士的行动的是信仰,他能够忍受一切艰难、痛苦,而达到他所选定的目标。__庄严宣告:“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因为我们信仰的主义,乃是宇宙的真理!”信仰的力量是无穷的。信仰能够创造奇迹。正如一首歌中唱道:“我的信仰是无底深海,澎湃着心中火焰,燃烧无尽的力量,那是忠诚永在。”正是千千万万党的优秀儿女始终团结在对马克思主义坚定信仰的旗帜下,为信仰而生,为信仰而死,为信仰而奋斗,为信仰遭受挫折却百折不挠,为信仰历尽磨难却甘之如饴,对信仰毕生追随、至死不渝,我们党才能更加坚强有力,带领广大人民战胜各种艰难险阻。
对每一名共产党员来说,坚定信仰是根本,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前提和基础。对马克思主义,对共产主义,信还是不信,真信还是假信,是共产党员的试金石。对于我大学生党员来讲,大学生的身份在某些程度上的确阻碍而我们行为能力,但不能限制我们思想的进步!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我们整天面对的都是绿色环保、文教改革、三农建设等等。当我们为世博欢欣鼓舞时,是否有想起过刘伯承因凌晨多睡了10分钟而懊恼不已时的认真?当我们沉浸在世界杯的激情中,有没有想过刘邓二人用一张简单的字条传递生日祝福时的感动?
【篇3】挺进大别山电影观后感1500字
们一起观看了解放初期的重大历史转折点——《挺进大别山》,学习了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革命精神:顾全大局,勇挑重担的精神;艰苦奋斗,战胜一切困难的精神;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齐心协力,精诚团结的精神。
真实故事发生在我就学的红色土地——大别山麓。解放战争初期,为了改变战局,毛泽东决定向蒋介石在战略上的薄弱后方——大别山发动战略反攻。制字了两翼牵制的作战方针,南线主力三军配合,由刘、邓率领的晋翼鲁豫野战军主力中央突破,从黄河北一直攻到长江,占据了战略要地大别山。粉碎了敌人的重点进攻,收复了失地,使战争的进程大大地加快。这是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到战略反攻的一个大转折。
当灰蒙蒙的画面出现在我眼前时,我不禁惊呆了,不禁为当时支撑他们前进的精神所折服。期间有一个感人的片段深深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位党员,当刘邓大军面临前堵后追的迫境时,刘伯承不得不做出痛心疾首的决定:舍掉一切武器和装备,徒步挺进大别山!然而却在队伍中出现悲怆的反抗声。原来一名战士死死坚守在他的大炮上,不让任何人炸毁它们,因为那架大炮是他的三个出生入死的战友用鲜血与生命换来的。铁血男儿,几经生死,却在此刻流下了无助的眼泪……最后队伍不得不将所有行军包袱都扔掉。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刘伯承最后意味深长的那句话:“跟着走!走到前面去!即使我们空手走到大别山,也是一种胜利!”
跟着走!走到前面去!我们跟着的,就是我们的党,我们的信仰!
据报载,前不久,重庆市94岁的老红军袁昆去世了。他留下遗嘱,要子女给他交上最后一次一万元钱的党费,说:“我死了,但共产党员的身份没有变,死后没有工资了,那就一年交一块钱,要交一万年党费!因为我们这些人就是喊着‘中国共产党万岁’去冲锋陷阵的,‘中国共产党万岁’就是我们的信念。这一万块钱的党费就是我对党的一份感情!”袁昆在革命战争年代的血与火中铸就了“跟着共产党走”、“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到底”的坚定信念,从此忠诚于党、忠诚于自己的信仰,哪怕是在离开人世时,也要为他坚信的万世长存的党做最后的奉献,这怎能不让人为之震撼和动容?
信仰,是一个人的精神支柱。巴金说,支配战士的行动的是信仰,他能够忍受一切艰难、痛苦,而达到他所选定的目标。-庄严宣告:“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因为我们信仰的主义,乃是宇宙的真理!”信仰的力量是无穷的。信仰能够创造奇迹。正如一首歌中唱道:“我的信仰是无底深海,澎湃着心中火焰,燃烧无尽的力量,那是忠诚永在。”正是千千万万党的优秀儿女始终团结在对马克思主义坚定信仰的旗帜下,为信仰而生,为信仰而死,为信仰而奋斗,为信仰遭受挫折却百折不挠,为信仰历尽磨难却甘之如饴,对信仰毕生追随、至死不渝,我们党才能更加坚强有力,带领广大人民战胜各种艰难险阻。
对每一名共产党员来说,坚定信仰是根本,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前提和基础。对马克思主义,对共产主义,信还是不信,真信还是假信,是共产党员的试金石。对于我大学生党员来讲,大学生的身份在某些程度上的确阻碍而我们行为能力,但不能限制我们思想的进步!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我们整天面对的都是绿色环保、文教改革、三农建设等等。当我们为世博欢欣鼓舞时,是否有想起过刘伯承因凌晨多睡了10分钟而懊恼不已时的认真?当我们沉浸在世界杯的激情中,有没有想过刘邓二人用一张简单的字条传递生日祝福时的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