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连续剧或参观展览等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大地颂歌观后感350字【二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地颂歌观后感350字1
9月27日,我有幸现场观看了大型史诗歌舞剧《大地颂歌》。两个小时震撼人心的表演,让我内心产生强烈共鸣。
脱贫致富奔小康既是广大贫困群众的殷切期盼,更是党和**的庄严承诺。节目中十八洞村村民面对群山的一声声呐喊,那一张张渴望知识的稚嫩脸庞,那一幕幕抛家弃子外出谋生的画面,深刻诠释了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党和**不可推卸的责任。
精准帮扶,综合施策是当前脱贫攻坚工作的必由之路。十八洞村在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以精准帮扶为根本,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以产业帮扶为抓手,实现了从贫困村向美丽乡村的完美蜕变,深刻地展现了湖南省精准扶贫的历史进程和伟大实践。
勇挑重担、负重前行的基层扶贫干部队伍是我党脱贫攻坚事业获得全胜的重要保障。龙书记、黄诗燕、王新法这群扶贫人,为脱贫攻坚事业付出了青春、热血乃至生命。这些扶贫“战士”的身上所展现的“舍小家、为大家”,为脱贫攻坚事业勇于奉献、敢于牺牲的精神,时刻鞭策着我以更加用心用情用力投入到这场光荣之战。
大地颂歌观后感350字2
今年9月***日是中国农民丰收节,当下正值秋收季节,***x新闻推出系列报道《大地颂歌·庆祝中国农民丰收节》,聚焦三湘四水新农村,谈农事、晒丰收、亮幸福,稻花香里说丰年。近年来,x省汉寿县通过农业专家及水产专家规划指导,充分利用易涝低湖田、水塘、湖汊,大力推广莲藕、菱角等高效“节约型”水生作物的种植,到目前,汉寿县已推广莲藕、菱角等“节约型”水生作物6万多亩。每到采莲摘菱的时节,农民们穿行于田田莲叶、参差菱萍之间,享受着丰收的愉悦,那场景真是如诗如画,美澈心脾。
??“采莲南唐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荷丝傍绕腕,菱角远牵衣。”多么诗情画意的场景,令人为之神往。这种采莲摘菱的活儿,在城里人看来,简直是太浪漫了,可在农民眼里极为普通,乃是最常见的日常,每到秋季都会下湖采摘,迎来新的丰收季节。在农民迎接丰收季节、收获劳动成果的行为里,实际上充满了对美的向往,蕴含着丰厚的文化意义,而这也正是“农民丰收节”文化价值属性。
??在我国5000年的文明历史中,农耕文化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从古至今,无数文人墨客用饱含真情的色彩,书写了无数田园诗文、描摹了无数田园画,吟哦赞颂田园风景,描绘各地风土人情,其中很多精品流传千古,为世人所倾倒,从而将优美的农耕文化深深烙印在中国人的精神里,一代代传承下来。我国自古就有庆五谷丰登的习俗,如畲族的丰收节、藏族的望果节、彝族的火把节等,都是具有不同文化内涵的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
??即便进入到信息时代,还有很多人身在大城市,享受着现代科技文明,心却留恋着故乡农村的点点滴滴,念念不忘故土的风土人情,偶尔发出感叹,希望以后能够回到家乡,房前种花,屋后种菜,春播秋收,做一个逍遥自在的农家人。这种浓郁的思乡情怀,其实也是对农耕文化的向往,土地孕育滋养着我们每一个人,如同血脉一样,不可割舍。
??“农民丰收节”的设立,不仅是为了给广大农民群体一个专有的节日,让国人认识到农民在国家经济发展不可磨灭的贡献,提升农民的社会地位,提高农民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同时,也是藉此传承与弘扬悠久传统文化,让国人体味迎接丰收的喜悦之情,体验各地农民庆丰收的娱乐活动,增进对我国古老农耕文化的认知,增强国人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这是自然作物生长繁衍的规律,也是农业经济发展的根基。对于广大农民而言,丰收意味着挥洒汗水后的甘甜回报,改善家庭生活品质的动力,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无限畅想,都寄托于土地的无私奉献。“农民丰收节”赋予人们美好的愿景,让大家对农民、土地有了全新的了解机会,认识到农耕文化的可贵,善待农民和农业,从而更加热爱这片土地,更加珍惜美好的生活。